A1版:集团新闻总第3232期 >2023-07-21编印

聚焦创新创效 赋能价值创造
——中铁五局桑龙高速公路大商务管理纪实
刊发日期:2023-07-21 阅读次数: 作者:谭文峰
  开工以来,中铁五局桑龙高速项目以优质履约、提升项目施工效益为管控目标,树立“效益提升、价值创造”理念,推进系统联动和高效衔接,聚焦目标引领、过程管控、科技赋能,打好“组合拳”,实现了开源节流、提质增效。
  聚焦目标引领 策划先行增收创效
   桑龙项目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全力推动大商务管理体系建设落地见效,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效益和管理能力。
   激活“主引擎”,加强项目体系建设。全面实施大商务管理“一把手”工程,充分发挥“铁三角”作用,梳理项目大商务管理重点工作,全力构建“横向覆盖全要素、纵向贯穿全过程”的制度体系,配齐配强商务人员,实现项目策划、合同管理、施组方案、设计优化、分包分供、财金管理、经济成本分析、考核兑现等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,推动项目管理效率、效益、效能“三提升”。
   下好“先手棋”,加强项目管理策划。局和各参建子公司根据项目实际进行第一次项目管理策划,并在每半年开展策划回头看,及时帮助项目管理纠偏。形成了商务策划定目标、项目管理策划明流程、其他专项策划保落实的渐进式、多维度、全周期的总体策划布局。克服征地拆迁困难,以策划为统领,加强动态管理,项目工期预计提前半年。项目产值过半即进行收尾策划,全面梳理收入确权,锁定项目成本,制定措施和策略,将责任落实分解到人。
   用好“指挥棒”,加强项目考核激励。指挥部完善项目考核制度,建立专项考核机制,硬化考核和刚性兑现。指挥部对每月进度实施情况落实奖罚约谈,加强“施工产值、验工计价、资金回流”三条线管理控制成本,重点围绕混凝土节超、桩头标高控制、桩基扩孔系数控制、隧道开挖等开展专项考核。基本杜绝了桩头超高现象,桩基扩孔系数均控制在1.05以内;喷射砼消耗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了20%,二衬砼消耗量下降了8%。
  聚焦过程管控协同联动降本增效
   强化项目全过程管控,树立管理“一盘棋”思维,深化、细化全要素、全过程成本管控,推动项目降本增效。
   两阶段一体化创造价值。设计阶段,秉持“保证品质、节约投资、成本最低”原则,积极优化施工图设计,施工图预算不超出概算限额。施工阶段,坚守优质安全原则底线,确立“节约投资、降本增效”思路,做好经济活动分析,实现了 “负变更”,节约了项目投资,降低了成本。
   全过程全方位降本增效。贺龙特大桥斜拉索突破专利设计壁垒,优化施组方案“塔梁同步施工”,节约了成本;提前贯通李家坡大桥右幅,缩减贺龙隧道出渣运距7公里,节约了综合成本;雷家山隧道进口段优化施工方案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措施节约成本;因地制宜、永临结合,节约了临建成本;开展钢材锁价款计量支付,“锁量控价”“以量换价”,累计锁定钢筋两万余吨;打破利益藩篱,应采尽采,自加工砂石料节约成本千万元;超前谋划、用足政策,预采存储和使用非电毫秒雷管。通过积极争取,实现以保函替代临时用地复垦保证金,为项目盘活资金数千万元。
  聚焦科技赋能,创新驱动提质增效
   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,开展科研和技术指导,应用新工艺、新技术。
   BIM技术应用。成立BIM工作室,依托贺龙特大桥开展BIM技术应用研究。通过基于施工模型的深化设计,以及场布、施组进度、工程算量、质量安全、信息集成管理等应用,实现信息高效传递、实时共享、数字化管理和协同合作,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   大机配套作业。雷家山隧道首次在湖南公路施工中使用大机配套,实现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目标,大机作业单循环作业时间降低约21%以上,隧道单月进尺较传统钻爆提高37%以上。配置智能驭铁龙通风设备,在相同通风环境下,功率为普通风机三分之一,能耗成本降低70%。
   智慧信息管理。把智能管理贯穿智慧梁场生产全过程,实现智能化提效,智能化减人目标,与常规梁场相比劳动力投入减少约25%,生产效率提升约240%,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%。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,项目部47台套施工设备配置物联网智能终端,每月对设备工时、油耗、怠速、窝工等数据动态监控,精准管控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成本。自主研发应用多项专利技术,积极推广应用“中国中铁实用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成果”21项、“建筑业10项新技术”8大项,为项目节能创效。 (谭文峰)